本报记者 潘希
作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研究员,田捷博士在采访中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理论上有创新,技术上有突破,应用上有典型。”而在其最关注的“健康”和“安全”两个研究领域,他也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不断突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田捷研究员认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保障生命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他从“看得见(看到病变),看得早(细胞分子水平),看得清(三维显示)”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体分子成像技术,研究具有原始创新的分子影像新理论、新方法,寻求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同时,田捷研究员认为:“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检测、观察病变是下一代医疗设备的竞争所在。因为是应用科学,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所以我们现在也和一些单位合作,加快研制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医疗影像设备。”田博士在这方面的前期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同时,作为第一完成人,“基于混合匹配的指纹识别系统与应用”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田捷研究员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973”项目。
“在网络中保持自由,在现实中保持自我”,这是田捷研究员对他所从事的“网络环境下的数字内容安全与身份认证”技术进行的概括。个人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都离不开可靠的身份认证,以指纹识别技术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田捷研究员及其带领的团队开发的指纹识别核心算法取得了国内在国际指纹竞赛(FVC2004)open单元中的最好名次。同时,在低质量和形变指纹匹配等关键技术上也有突破,相关成果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样,田捷研究员更为关注指纹识别技术的理论和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个人信息安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