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院党组、京区党委的要求,自动化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还结合研究所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所领导班子成员集中时间,深入到研究所的11个科研部门,与广大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座谈,为开展好此次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头调研 深入部门 听取意见全覆盖
“要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还是要走到广大科研人员、职工中去。”在接到院党组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后,党委书记王小明第一时间召集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召开碰头会,研讨研究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在精心策划之下,《自动化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近期工作安排》最终确定了下来。
会后第二天,
随后,所领导按照拟定计划分头深入各个实验室:
——王东琳所长到分子影像院重点实验室调研座谈;
——王小明书记到中自孵化器等持股企业调研座谈;
——徐波副所长到高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调研座谈;
——杨一平副所长到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含计算大脑团队)调研座谈;
——房自正副所长到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精密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进行调研座谈。
至此,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除了参加离退休同志、科研骨干、青年科研骨干、研究生等各种专题座谈会外,所领导成员调研活动覆盖全所11个研究部门,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70余条。
改进“四风” 开门畅聊 交流沟通温暖人心
“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最怕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严重影响活动效果。”这是党委副书记、副所长房自正在活动前的忧虑。调研伊始,所党政班子就明确定调:“不要把调研座谈搞成形式化,要真正听到大家的声音,真正将教育实践活动与推进科技创新结合起来。”
改进“四风”是中央和院党组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规定动作,在座谈会上也首先被提及。“所领导班子作风扎实,实事求是,保持了一贯良好的民主作风,在带领和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逐渐显现。”这是系列调研座谈活动中具有共识性的反映。
尽管“四风”问题并不突出,但广大科研人员对领导班子还有更高的期望:希望研究所“接地气、通下情、知民意”的渠道能够更加畅通。调研座谈会上,很多人都对所领导走进实验室、与科研人员进行面对面座谈的形式表示欢迎。在十余次的座谈会上,大到研究所发展战略、部门的科研方向、小到每个人的生活压力、子女教育问题,意见、难题、困惑,大家与所领导真诚沟通,畅所欲言。在复杂实验室,一位青年科研人员提到:“虽然我们的所领导很平易近人,但能坐下来和所长聊聊天,谈谈自己的意见,这样的机会还真不多”。座谈会不仅是提意见,更多地是让大家了解彼此。
不仅如此,很多科研人员还希望这种上下沟通的渠道更加完善:“建议设立所领导接待日,每个月固定时间接待职工来访,听取意见建议”。一名科研人员还表示:“希望所领导能够多到科研部门走访交流,一些难点问题即使不能立即解决,但是能够得到领导的问候,职工也会受到很大的鼓舞,心里会多一些温暖。”
调研中杨一平副所长说到:“所班子成员的心和大家是相通的,能为大家解决一些问题是所领导这个岗位予以的重要职责,大家所提到的问题也正是所领导想迫切解决的。”
开门畅聊,拉近了距离。交流沟通,温暖了心田,和谐的音符在每个人心中跃动。
聚焦科研 戮力创新 共话推进“一三五”
“在科研单位搞群众路线活动,要着力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更好地促进科技发展。”这是徐波副所长对于实践活动的期待,在整个调研过程中也引起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共鸣。在此次系列座谈中,广大科研人员、职工最为关注的并不是自身利益,正是科技创新和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
正在推进中的“一三五”战略目标自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座谈会上,科研人员们纷纷指出,“研究所目前的‘一三五’布局具有战略高度和前瞻性,所领导要坚定不移,在选定的方向上坚持不动摇,否则会前功尽弃”;“一定要按照既定方向努力推进,要加强从战略层面进行设计,将研究所不同能力的人和不同技术优势的团队凝聚起来,实现一三五的重大突破”;“研究所在‘一三五’推进中一定要扬长补短,更好地发挥优势力量”;“研究所应该对每一个团队提出明确的定位要求,使各团队的发展规划与研究所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形成上下交融的有效机制”,一条条真诚的意见紧扣发展大计,表达出职工们对研究所未来的期盼。
如何更好激发科研人员的热情,凝聚大家的创新能量,参与座谈的科研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研究所应该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储备一些科研力量,调动所内青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攻关。”“研究所一些科研人员在做交叉学科,比如医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等,目前比较边缘,希望所里能鼓励大家从事这样的工作。”科研绩效考核是激发科研人员热情的有效机制,对于研究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规定太细,在考核中应该抓大放小,突出重点指标即可,明确导向性,通过考核促进团队发展。”“在科研绩效考核、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与晋升考核中希望按研究系列和工程系列分类评价。”结合大家的意见,所领导在调研中表示,所务会已责成相关部门着力探索科研绩效、职称评聘等重要改革,以进一步促进科研创新,保障“一三五”战略顺利推进。
如何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是此次调研讨论的重点。在计算大脑研究中心,曾毅副研究员斩钉截铁地说:“我们要向陈景润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哪怕啃着馒头也要把中国的科研搞上去!”在综合信息系统研究中心,李书晓副研究员呼吁:“我们现在感觉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迫切希望所里能给我们提供更大更广的事业平台”。
不同部门的青年人都在座谈会上有着类似的表述、表示出强烈的创新意愿、勇挑重担的决心和对研究所事业发展的关注,这样的信心和决心让领导班子深受鼓舞。王东琳所长在参加完几次调研后深情地说:“这些青年人的创新热情让我感动,我既为拥有这样的青年骨干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感受到身上的重担和压力。”研究所未来的发展寄托于这一大批有志的青年人,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也看到了自动化所灿烂的明天!
扎实推进 重在整改 座谈会后显成效
在研究生专题座谈会后的第三天,很多职工和研究生惊喜地发现,餐厅的晚餐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十一刚过,餐厅三层就以全新面貌亮相。经过家属楼三号院平房时,大家也欣喜的发现,原先的部分办公用房已进行了改造,变成了集体宿舍用于青年职工住宿。不仅如此,研究所特别策划的“咖啡时光·紫冬青年创新沙龙”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成为研究所青年科学家跨部门、跨学科互动交流的平台。这些变化都源于座谈会上的意见,职能部门付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整改效果立竿见影。
从座谈会前的征求意见,到座谈会上面对面的倾心交流,再到会后各职能部门的落实整改,所党委将群众路线走得相当扎实。在每一次座谈会上,所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都认真听取并记录着各类意见,大到研究所发展战略,小到园区绿化卫生,每一条意见都记录在案,便于日后整改落实。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全体出动,跟随着所领导深入到基层一线。有了他们的参与,座谈会像是对机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面谈”。在集成中心,大家纷纷提出了青年人面临的严峻生活压力,综合处处长蒋磊介绍了中科院正在推进的“3H”工程以及自动化所正在积极推进的三号院集体宿舍改造工作,让青年人看到了解决住房问题的曙光;在高创中心,科技处处长杨鑫详细解释了横向课题管理办法,让不少科研人员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困惑和误解;在精密感知中心,人力资源处处长刘光仪就新出台的《青年科研人员破格竞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实施办法》进行了介绍,让大家更加明白政策制定的缘起和全所上下对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殷切期望;在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部主任李磊仔细倾听了大家对研究生导师资格评审的看法,相信一定会对今年的导师资格评审工作起到推动作用。不少参加座谈会的人都感觉,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方便职能部门了解科研一线的需求,整改工作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目前机关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各项整改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不少新变化带给大家。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了交流,凝聚了共识,为研究所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上下一心,其利断金。我们相信,在这个美丽的紫冬园里,这只是个起点,明天的故事将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