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刘然)5月14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举办了第七届“自动化之光”公众科普开放日活动。
今年的“自动化之光”的公众科学日活动包括21项科普展览和3场科普报告,展示项目既有生物识别、智能交通、视觉监控等服务于国家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大科研成果,也有语音合成、口语自动翻译、汉王平板电脑等贴近群众生活的高新技术产品,涵盖了信息技术和自动控制研究领域的诸多科技前沿。
在人脸识别展台,曾经服务于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技术与公众亲密接触,揭开神秘面纱;动画片《小狐狸发明记》主创团队通过制作演示,向参观者详细介绍动画制作的过程;缩微智能车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城市的智能交通生活;扳手腕机器人、机器鱼让众多小朋友流连忘返。
3场科普报告以《指纹的奥秘》、《人脸识别技术》、《创新云时代》为题,分别向公众介绍了指纹识别、人脸识别和云计算的理论及应用,用实例和生动的演示深入浅出地为大家揭示了高科技的奥妙。
据主办方统计,活动当天参观者近两千人。参观者不仅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人大附中、中关村中学等大中专院校学生、科技工作者,还有来自周边社区的普通群众。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观众中还有来自北京市武警总队的官兵们,奇妙的科学知识不时引来官兵们的赞叹之声,他们亮丽的军装也成为开放日当天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