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机器人童童:"喜怒哀乐"也传情
  2006年05月10日14:44 【字号】【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人民网北京5月10日讯 记者许秀华报道:在昨天中国科技馆新馆奠基仪式上,一个叫做“童童”的表情机器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另类明星”。

在人们一般的印象中,机器人都是冷冰冰的钢筋铁骨制成的,没有五官,没有情感;即使是美国大片中的幻想中的机器人,也要由施瓦辛格绷着他那原本就缺乏表情的脸来表演。但是,走近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机器人“童童”,与他进行一番对话和交流,就会颠覆你对机器人的一般印象,使你对人形机器人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体验。

“童童”长着一个可爱的卡通形的脸:长长的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大大的圆眼睛,尤其惹人注目的是哪个能说会笑的形状多变的嘴唇。

它的脸里面安装有十多部微型伺服电机,可带动脸上的五官分别做出多种不同程度、不同速率的变化动作——带动每个眉毛摆动、每个眼皮眨眼,带动每个眼球做全方位的转动,带动两个嘴角做多种不同形态的变化,带动下唇做不同程度的张合动作;头部安装的两部伺服电机可带动头部左右转动和摇头晃脑,以辅助和加强面部表情的表达。

针对每个特定的对话情景或不同的场合,在体内计算机的控制下,上述每个器官不同动作的不同组合,便可使机器人做出几十种甚至上百种不同的表情变化。目前能做的表情包括多种不同的微笑、多种不同的大笑,多种不同的生气、多种不同的愤怒,多种不同的惊讶,还有思考、遗憾、得意洋洋、无精打采等以及多种逗笑的怪表情,比如对眼、歪嘴等,还能做出许多常人不可能作出的怪表情,比如两个眼球同时做不同方向的转动,两个眉毛同时做不同的摆动等等,简直就是一个表情表演大师。

丰富多变的表情变化配合建立在语音识别技术基础上的与人对话的功能,再加上握手、打招呼等一些肢体动作,使“童童”在科技馆、展览会等许多场合成为了深受大家喜爱的明星。人们争相一睹“他”的风采,与“他”对话和交流,被“他”精彩的表演所吸引;孩子们更是“他”的追捧者,许多孩子就把“他”当真人一样,真诚地问这问那,被“他”的滑稽逗得哈哈大笑,为“他”的失误或表现不尽如意而着急。

实践证明,具有面部表情变化的机器人对观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新鲜、有趣、好玩的背后,是面部表情使机器人似乎具备了人一样的情绪和情感,具有了灵性和生命感,不但能理解人的话语,还能把自己的“情绪”、“情感”反馈出来,这种更高层次的人机互动的功能是纯机器型的机器人所不具备的。

仿人形机器人是用来与人打交道的,随着软硬件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下降,相信仿人形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如在商业上担负迎宾、讲解、宣传等工作,在医院照料病人,甚至在家里陪护孩子、照料老人等;具有面部表情的机器人在与人互动方面更具亲和力的优势,可以更人性化的与人交流,为人服务,在与老人特别是与孩子打交道时尤其受欢迎。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这种机器人诞生于2004年,是国内首创,目前仍是国内唯一的一种的的具有面部表情变化的人形机器人,其面部表情变化功能是建立在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多项专利技术基础之上,一些关键技术在国内外都是独具特色的。这种可以在硬质材料的机器人脸上实现面部表情变化的创意和技术新颖、可靠、实用,易于产业化,可以在多种机器人、玩具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