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2005年2月26日)上午8点-9点;晚上20点-21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播出了对中科富思李峰总经理的人物专访,现将专访稿发给大家。
 
 
让人人享受数码印刷的乐趣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套节目:经济之声 主持人从布登保发明了印刷技术,人们得以大量的复制各种材料。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后,随着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和图像印刷技术的发展,办公印刷进入了新的时代。
新的办公系统,使人们能得心应手地按需要的数量印制印刷品。办公室经常印刷名片、明信片和产品目录等业务,而重要的是按需要数量印刷,以往的印刷技术,按需印刷有一定局限性。少册少量印刷、价格低廉、适应突发印务需要,富思能将印刷厂和专业设计人员独占的业务,让大众掌握。人人都能享受数码印刷的乐趣
数码技术 ,给传统印刷行业带来深刻革命,今天我们请来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富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李峰总经理,请他介绍数字印刷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
 
一、主持人:1984年9月您以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来又保送到中科院自动化所读研究生。您当年读书时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信念?是怎样成功的?
中科富思李峰总经理:我是1966年9月出生于河南邓州。小时候不同的阶段曾经有不同的理想,曾经梦想当医生、当翻译。我出生那一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我的家人,响应党的号召,把城市户口迁移到了农村。在我能够记事的时候,为了我的姊妹找工作,我父母为受了很多累、操了很大的心。在我上高中后,当时一个非常明确、非常朴素的梦想就是能够考上大学,自己解决生活、工作问题,不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受累。由于这种强烈的内在动力的驱使,我在中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早上5点多钟爬起来,去学校上早自习前先在家里学习;下午放学也不回家吃饭,在学校继续学习,晚上10点回家后再吃晚饭。由于饥饿和疲劳,晕倒过好几次。
谋事在人,工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当时明确的理想,84年以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在89年大学毕业时,正值招生政策改革之际,由于良好的学习成绩及早期进入教研室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顺利的进入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图像部攻读硕士学位。在92年4月留所工作。
因为大学和研究生都学的图象处理专业,我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出色的工程师。随后的工作经历使得我向成为一名成功的企
业家而努力。
二、主持人:为何出国?为何又回到国内来创办中科富思公司?
李总:从92年4月取得硕士学位后,我留在了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图像部,成为一名研究开发人员,由于工作努力,从普通开发人员,提升为硬件开发部经理、副总经理。这个期间,我从技术到管理、到市场,取得了不少经验积累。对团队力量有了切身的体会。不过由于当时个人发展眼光的局限性,到98年底,似乎没有了奋斗的激情。
一个偶然机会,我的一位同学推荐我到日本的富思集团工作。当时富思集团的会长和技术部长专程到北京邀请我,初次接触的情景还印象深刻。他们是晚上六点左右到达北京国际机场,我接他们到中国大饭店时已经7点多了,虽是初次见面,他们没有讲吃晚饭的事情,而是一到饭店,就开始滔滔不绝给我讲解公司技术及发展前景,直到夜里11点多钟。他们的执着,尤其是数码印刷的技术和发展前景深深的吸引了我。经过1个月的思考,我决定出国到日本的富思集团工作。当时的出国目的主要有四点:1、开阔眼界,了解国外的社会和习俗;2、考察一个小小的日本,为何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3、将所学的图象处理知识在数码印刷这个崭新领域进行实践应用;4、学习外语。
老实说,从98年12月到2002年11月这4年在日本工作的期间,除学习外语的目的没有达到以外,前面几个目标都多少有所收获。
我到日本东京工作的企业叫做富思集团。这是一家专注于数码印刷的基础技术研究、应用推广的企业。追究历史也有三十多年的发展里程了。在上个世纪,富思集团做了大量的研究发展工作,有很多可以发展起来的机会,但直到2001年之后这个企业真正实现了腾飞。
在这个集团里,由于个人的资历背景,及相对优越的个人素质基础,很快得了管理层的信任和重视,可以说事业一帆风顺,从研发室长、到研发部长到常务董事,可以自豪的讲,当时在公司的地位,应该是在日本人的公司里的最高待遇。
    2002年年初开始,我着手组织在国内的课题开发项目,顺便说一句,国内的确有极好的人材、成本的优势。由于能够经常回国,使我有机会对国内的数码快印市场有了一个直接的认识。
在日本,数码印刷市场相对发展起步早,市场也很成熟,由于数字印刷设备的普及及计算机性价比的大幅度提高,富思集团的技术得以迅速推广,仅仅用2、3年时间,富思集团完成了一般公司可能需要花十几年才能完成的原始资本积累。由于资金的到位,富思集团开始着手向美国、韩国等海外市场投资进军。
在中国,数码印刷还不是一个人人说的清楚的概念。这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在的应用市场。
在这样的认识下,我向富思集团会长提交了“在中国投资发展的建议书”,并很快得到了认可。就这样,2002年11月份,我带着富思集团投资的一亿日元资金,在北京与我学习、工作过的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合资建立了中科富思,也就是我现在经营管理的北京中科富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就这样,带着“让人人享受数码印刷的乐趣”这个理念,我又开始了人生新一阶段的努力。
三、主持人:国外的工作经历对你的人生选择有何影响?
李总:
日本人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一丝不苟、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严格的管理、紧密的团队关系,使我收益非浅。
比较出国前后,我想我最大的转变应该是对事业目标的追求,现在,我非常希望通过中科富思这个平台,作一番大事,不做则已,做则做大。换句话说,像把企业做大,做强,没有终点,而不是以前一点点成绩就满足了,我想这是出国的经历开拓了我的眼界。
还有一点,就是树立了实现通常认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的信心。
从事业上讲,进入到数码印刷领域是我人生的一个转变点。
富思集团强调将工厂生产的传统印刷技术转变成为办公室里进行的信息处理技术。另一方面,富思集团强调通过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专业印刷技术转变成为可以推广普及的大众化应用,用一句口号讲“由大众自身,为大众自己提供数码印刷服务”。
在中国,我们提出“让人人享受数码印刷的乐趣”也是相同的意义。
出国这四年,我对数码印刷这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吸收了富思产品近乎完美的理念,我想,这就是我后半辈子的人生事业选择。
四、主持人:什么是数码印刷?请您介绍数码印刷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
李总:
数码印刷或数字印刷,通俗讲,就是用计算机直接打印。全面一点讲,数码印刷是通过计算机对素材信息进行管理、编辑、制作、通过数码输出设备打印输出、附加装订、裁切等印后加工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印刷技术。
数码印刷是区别于传统印刷的,从生产流程上讲,传统印刷方式要进行排版编辑、出菲林片、打样、晒版显影、装版、清洗、校正色彩平衡、印刷、装订等烦杂的过程,而数码印刷则经过计算机编制排版、数字打印、装订即可得到成品。
从市场定位来看,传统印刷适合于批量较大,生产周期较长的印刷业务,面向企事业单位,而数字印刷则在个性化印刷、小批量、按需、即时方面有绝对的优势,除面向企事业单位外,可以扩展到大众的日常生活消费中。
讲到数码印刷给人们工作和学习带来的深刻变化,我想,数码印刷事业和古代印刷术的发明、现金收款机的使用、黑白复印机在办公室的应用一样是一场非常伟大的革命。就像人生存需要的“衣食住行”基本要素一样,21世纪高度信息化时代,企业的生存发展,大众的生活文化,数码印刷也是不可缺的基本要素。这就是办公室的一场革命,同传统胶卷相机过渡到数码相机一样,具有极大的意义。
另外,由于印刷技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使得大量信息(素材)的数据库管理、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处理成为现实。同时,数码印刷行业的发展,将拉动设备生产、耗材供应等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
数码印刷是印刷业和新经济结合的产物,代表了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相关资料报道,未来几年彩色数码业务的增长率是18%,黑白数码印刷业务的增长率是11%,而胶印业务的增长率仅为9%。现在不管是印前厂商还是印中印后厂商,包括原来从事打印机业务的厂商,大家纷纷投身到数码印刷的大潮中,掀起一波一波的数码印刷浪潮。如果说前两年数码印刷还是新生事物,那么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解决方案的日趋成熟,数码印刷业务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五.主持人:数码印刷都能为人们提供哪些便利服务呢?
李总:
数码印刷在全球范围来看,都属于一个新兴的,并被大家普遍看好的行业.数码印刷以其独特的优势与市场定位,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多行业领域,如:印刷业、广告业、出版业、包装业、金融/证券业、保险业、电信/邮政业、房地产、教育行业和商业领域等。
像:直邮信件、个人像册、产品样本、个性化产品目录、商业个性化广告、高档名片、防伪产品、身份证卡、CI手册、中小批量票据、不干胶、标签、PVC等等都是数码印刷品。 由于其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对印刷的个性化、少批量、按需、实时的需求,数码印刷的发展引人注目。该领域不仅弥补了现有传统印刷的不足,同时将引发大众消费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毫不夸张的说,就像计算机可以进入工作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样,数码印刷不分行业,不分男女老幼,她和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任何个人都有直接的关连。
六.主持人:你说说数码印刷在个性化印刷方面的优势?
李总:
所谓个性化,就是以低成本、小批量为大众或企业服务的业务。比如说结婚请柬,没有办法拿到印刷场去印,通过数码印刷,就可以做到完全个性化。以北京为例,有统计说2002年北京共有8.4万对新人喜结连理,假如他们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新人,也就是2.8万对,使用个性化的请帖,也就是请帖上面印上新郎和新娘的结婚照片,再印上婚庆的时间地点,这种请帖就有保存价值。如果每对新人用量50张,总量就是140万张,按通常市场价格,每张毛利1元的话,仅婚嫁请帖这一块,个性化印刷每年的 毛利140万。预计在今后5-10年中,数码印刷将持续保持高增长。诸如象光荣榜、纪念册、证书、画册等等都是“个性化”产品的市场。
  可以看出,数码印刷在个性化印刷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优势。
七.主持人:数码印刷的优势很明显,目前国内外是什么状况?
李总:
我还是从亲身经历来谈这个问题。在日本,一个叫Venture Link的公司,原来是世界著名的快餐店连锁经营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本、美国成功的发展了快餐连锁体系。进入21世纪,在世界经济不景气大潮的影响下,VentureLink公司努力寻找其他更加有竞争力的业务发展方向。当他们了解到富思系统是一个网络化的数字印刷信息处理系统后,就意识到开设快印连锁加盟店、转型数码快印领域是他们的最佳方向。
2001年年初,Venture link公司开始转型做数码快印,加入富思集团的数码快印体系,全部采用富思系统,短时间内将其经营的快餐店转产。为原本是竞争对手的快餐店提供POP印刷输出服务,并创造了impress品牌,签约店铺数已达到900家。每个店每月营业额平均在50万人民币,开拓出年度销售额60亿日元以上的全新印刷市场。在短短两年内,已取得日本大幅面数码印刷市场的60%以上的份额,堪称在短期内取得POD(按需印刷)事业成功的典范。
在中国,数码印刷市场大约6、7年前开始起步,虽然和国外的起步时机相差不远,但市场的发展,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差摇5牵怯捎谄涑鲇诜⒄沟某跗冢梢运捣⒄沟那熬案憷?/DIV>
到目前,我认为数码印刷在中国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数码印刷设备的逐步普及,然后是目前的逐步重视数字生产流程管理等手段的阶段,随后发展应该是数码印刷技术和素材管理技术、网络管理技术融合的信息处理手段。从市场情况看,大中城市发展较快,中小城市近乎空白,市场体系还没有规范化、处在相对混乱的阶段。然而,许多国际、国内的大公司都逐渐认识到了数码市场的价值,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数码印刷的概念能够很快在我国普及,数码印刷市场在我国有一个快速的规范的发展。
八.主持人:据您的介绍,富思系统在日本应用的很成功、原因是什么?
李总:
我想主要原因是富思集团着眼于整个按需印刷行业的未来,致力于按需印刷的大众化和标准化,协同一些国际知名的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商,为现在正在使用和将来即将使用数码印刷解决方案的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按需印刷解决方案。还有就是富思集团先知先觉,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这方面研究,取得很多知识积累。
2001年在日本,CCP株式会社通过采用富思集团的网络按需印刷系统(iDPS Network On Demand),开展连锁加盟数码印刷店“impresse”事业,创造了业界公认的发展奇迹。到目前为止,签约店铺数已达到900家,作为对投资者的回报,投资商VentureLink公司也成功的在日本上市。
九.主持人:您反复提到的富思系统是个什么样的系统,那样有魅力?
李总:
富思系统的突出特点是大众化。
富思系统首先将构成页面的图形、图像、文字、布局模板以数据库的形式收集保管起来,提供大量的短版印刷模板供客户挑选,客户自己快速选中满意的模板,将个性化的文字、图像、图形方便地从数据库中调出,在WORD中自动编辑素材,使普通的办公人员轻松制作精美的印刷品,完全不需要专业的设计知识。
富思系统的按需印刷,是不管实际需要(包括最新的信息,必要的印刷数量,不同的幅面等)的印刷品如何变化,只需要制作一份A4的电子印刷品,其他不同幅面、不同分辨率的印刷品可以定标自动放大生成,而绝不会产生马赛克现象。即使是一份个性化的印刷品也能轻松制作。这要归功于富思的图象矢量化专利技术。
应用富思系统的卫星店和中心店通过网络共享打印、共享使用异地素材库,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在异地自动完成打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远程编辑、异地打印的理想境界,非常适合在普通办公室和大众化店面中普及应用。
富思系统使传统的印刷过程变成了简单快捷的信息处理,专业复杂的印刷操作变成了人人可为的计算机应用。富思产品打破传统印刷领域的界限,使任何人、任何时候,能够简单快捷的、按照个性化需求,输出各种各样的数字印刷物,使印刷真正属于大众自己。
从产品归属领域来讲,富思产品面向三个领域:数码快印;喷绘写真;数码影像。从系统规模来讲,既有适合普通办公和大众使用的小型印刷信息处理系统;又有适合提供专业数字印刷服务的全程输出中心;同时我们为商务印刷、邮政网络、出版发行、政府文印等行业提供彻底的解决方案。
十 .主持人:我国有没有引进富思这一高科技印刷成果?
李总:
有啊。我们北京中科富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正推进富思系统在中国的应用,挖掘数码印刷的潜在市场,帮助数码印刷提供商从加工型企业转向服务型企业;帮助传统印刷厂开展短版按需数码印刷服务。现在中科富思公司把富思在数码印刷加盟连锁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国际品牌即“阿尔伯快印”引入中国,并已经在河南,湖北,山东等地成功建立了“阿尔伯快印”全程输出中心和卫星店,已经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营业业绩。阿尔伯连锁加盟体系,将充分展现一种新的地区型商务印刷方案,完全体现连锁加盟的真正内涵,而不是像市面上仅仅是统一的形象,是一种业务、市场联盟协作的全新网络化体系。并且,“阿尔伯快印”投资层次丰富,从小到20万到400万不等,适合中国目前的投资水平,全国范围内的连锁也正在招募中。可以这样说,我们已经把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选择阿尔伯快印,就是选择一个捷径进入成功!
十一.主持人:听说你们中科院自动化所的中科富思正在中国推进“阿尔伯快印”数码印刷连锁加盟的事业, 连锁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按什么模式合作 ?
李总:
实际上,刚才提到的中科富思就是富思集团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合资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富思有很好的平台和基础。首先是有在日本取得成功的富思产品为基础,其次是可以发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充足的研发人材优势,使得我们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后续发展得到保证。通过中科富思这个桥梁,不断加强中日双方在高科技方面的合作,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不懈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印刷和图像处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更优质更实惠的数字印刷技术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富思集团独特的数字印刷理念在国内的普及应用,帮助我国在实现高度工业化的同时,实现高度信息化,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化水准的提高;为高速发展的中国提供新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谋求经济的可持续高速发展。我相信这个事业,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的确大有作为。
中科富思公司目前正在中国推广适合中国市场实际需要的数码印刷连锁加盟事业――Albaposta快印连锁加盟计划。该计划是基于当前数码印刷的网络化、按需可变、个性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富思的数字印刷信息处理系统,采用卫星店与中心店网状链接的发展模式,将构成全社会范围内的按需数码印刷网络,该模式将完全打破现有数码印刷市场的离散孤立的格局,为数码印刷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Albaposta快印连锁加盟计划中的卫星店和中心店之间将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协作关系,利用富思的数据库技术,实现网络内的资源共享(这里讲的资源,包括输出设备、和客户资源、素材资源等),因为有了图像矢量化放大技术,成员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自由的传输资料,数据量不大却不必担心图像的输出质量。自动排版技术将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减少设计时间,降低设计的成本。分布及广的卫星店和点缀其中的中心店将为客户提供更全更周到及时的服务。
阿尔伯快印事业在中国的应用虽然起步不长,中科富思已在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湖北、浙江等地发展众多“阿尔伯快印”连锁加盟店。
比如山东的一个客户,正是由于看重数码印刷的发展前景,看好当地市场上数码印刷的潜力,确定了把数字印刷发展为集团第四大支柱产业的发展方针。中科富思公司独特的数字印刷系统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与山东客户的需求完美结合在一起,投资2百万,在山东临沂建成了一个阿尔伯快印全程输出中心,具有数码彩印、写真、喷绘、专业影像和精美装订等生产能力,通过大规模、高质量、和网络化布店强化竞争力量,创造了企业三产发展数码快印连锁经营的典范。
我们的理念是,人人享有数码印刷的乐趣,希望我的理想能够得到各位听众的支持。希望这个专访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数码印刷,投入到这个前途无限的事业中!
谢谢“经济之声”节目组全体人员,谢谢各位热心听众,借此机会,祝大家鸡年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访谈人小档案:
李峰
1984年9月以地区理科第一名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专攻图像处理专业。
1989年9月免试进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2年4月毕业留所图像部工作,曾任硬件开发部经理、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1998年12月到日本东京,加盟日本富思集团(FOURSIS Group),曾任研究开发室室长、技术部长、常务董事等职务。
2002年11月归国,担任由富思集团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共同投资的北京中科富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座右铭:   谋事在人,坚信团队力量
业余爱好: 网球、羽毛球、游泳
志向:     事业成功后作慈善事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