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2001-10-26 08:19:35 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1-10/26/content_55791.htm
新华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杨骏)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之后,一些可望增强机场安全的技术得到了美国有关当局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生物识别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之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所长谭铁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生物识别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机场、银行和网上交易等需要验明身份的地方。随着新的身份识别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将成为未来身份认定的重要方式。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类自身生理或行为特征进行身份认定的一种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和面部识别技术等。谭铁牛指出,世界上某两个人指纹相同的概率极小,而两个人的眼睛虹膜一模一样的情况也几乎没有。人的虹膜在两到三岁之后就不再发生变化,眼睛瞳孔周围的虹膜具有复杂的结构,能够成为独一无二的标识。至于两个人面部特征完全相象的现象也非常少见。 信息时代的生活特征就是身份的数字化和隐性化,然而要记住信用卡号、银行帐号、网络登录号这些密码并防止密码被窃则成为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谭铁牛说,与生活中的钥匙和密码相比,人的指纹或虹膜不易被修改、被盗或被人冒用,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这也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 生物识别技术虽然在机场、银行、公安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它最有应用前途的地方还是在电子商务领域。预计到2002年,全球通过门户网站达成的贸易额将达5万亿美元。此外,到2005年全球因特网用户将达到7.65亿。与此同时,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也会层出不穷,人们不难想象信息安全如果得不到保障会造成多么大的损失。谭铁牛认为,鉴于生物识别的可靠性,未来人们在上网购物或者交易时,首先在指纹或者虹膜识别仪上进行身份认证,这可以保证网络管理机构有效监督网络交易的参与者,大大降低不法分子对网络交易的破坏活动。(完)